对教育的认知应该通过不同的维度展开|教育漫谈(一)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与大山不同,参与教育的各个因素是极其活跃的,即便我们呆着不动,“岭”也是跌宕起伏的“岭”,而“峰”也是沉浮不定的“峰”。教育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教育是极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即便把时间定格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我们也很难说清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请允许我们试着通过“信仰”的维度来展开。

本文所说的‘信仰’乃是指哲学家定义的信仰: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
中国人的信仰历来就是非常坚定的

从本质上看中国的教育,从古到今一直在被当作信仰来看待。

中华文明有两大特点长久以来一直让中国人引以为豪:

一、世界五大古文明当中,只有中华文明未曾中断;

二、在其他四大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的各国都曾被某种宗教统治过,而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却从未发生过。

当我们将上述两大特点和“教育被当作是一种信仰”联系到一起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的一切将变得入情合理。

中华文明中人们对待教育的史实充分印证着“教育被当作了一种信仰”的结论。世世代代都推崇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等观念难道还不能算作是“强烈的信念”?时至今日无论家境如何都要千方百计教子育人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再穷不能穷教育”等行为模式还不足以印证中国人对教育的“固执信任”?

正是由于教育早早地就成为了中国人的信仰,世世代代深深地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中华文明才得以对抗各种各样的灾难和祸乱而永续发展。

中国从未被某种宗教统治过,并非这块土地上不曾有过宗教,也并非宗教不曾有过非常强势的时期,根本原因在于:当教育成为信仰的时候,这信仰便成为了能够超越任何宗教信仰的信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强大对手来到教育信仰面前,其优势最终都将不复存在。教育信仰的包容和同化能力无与伦比。

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祖先崇拜不同,中华文明中的祖先崇拜及“百善孝为先”等行为,完全可以解释为教育信仰中的“尊师重教”,中国人在祖先崇拜时并不盲目,只有那些在教化民众方面有重大贡献的先祖才能成为崇拜对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崇尚孝道本身既体现着对老师的尊重,同时也是在营造德育教育的环境。

因为中国人的百分百覆盖的教育信仰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信仰”和“教育”这两个词汇或者概念出现的时间,所以,长久以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谈论信仰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中国人的教育信仰,人们把中国人的教育信仰误解为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历史上一度出现过“儒教”和“孔教”的提法,部分体现了人们对中国人教育信仰的觉察。然而,由于相对于教育信仰来说,宗教信仰显得有些狭隘,体量原因装不进去,这些提法便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最终都不了了之。

前文提到过的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华文明的两大特点就足以证明教育信仰的优越性,所以说国家倡导文化自信绝非盲目自信,是建立在充分的客观史实基础之上的自信,是饱含文化底蕴的自信。国家层面的放眼世界的理论探索早已展开多时并为世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019年5月15日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正确评价中国人的教育信仰的时候,也要正确处理杂音和噪音。

对于恶意抹黑中国的那些声音,我们在坚决反对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醒广大同胞注意保持定力,千万不能因为敌对势力的蛊惑而自乱阵脚。

对于那些因观点片面而产生的自以为是的质疑声,我们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自媒体时代特别容易滋生出三人成虎的虚假结论,善良的人们再也不应该固守“沉默是金”的古训,且必须积极呐喊传播真理,因为不负责任的谎言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天生就跑得快,如果缺少足够的制衡,本该偷偷摸摸的谎言也能反客为主霸占主导地位。在此我们还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及生存压力的逼迫,很多自媒体会故意指鹿为马制造杂音或噪音……

教育是极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国人的教育信仰在历史上的是是非非也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盛京愚公将专门撰文进行说明,敬请期待。

教育信仰的未来

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育信仰自然也必须与时俱进。

走进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了教育的主体,中国人的教育信仰将演变成世界人民的信仰。

马克思曾经这样展望未来:上午钓鱼,下午打猎,晚上讨论哲学问题。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修身是需要坚持一辈子的事。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加自由,物质财富也更加丰富,教育信仰也必将变得更加灵活,采用类似“见贤思齐同修会”的名义随时随地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型社群活动,很有可能成为教育信仰的常态。

文庙曾经在中国人的教育信仰推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广集全球智慧精心设计打造的“世界教育博览馆”将成为教化全球人的教育信仰的世界重器,遍布全球各地。

本文主题乃是对教育的认知,涉及教育信仰时只能点到为止,更多细节盛京愚公也会专门撰文,敬请期待。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814592749955485

作者:盛京愚公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