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提示:所谓的“智商”之说就是惊天大骗局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愚者又虑,今天能否有一得?

1905年,研究心理学的法国人比奈和医生西蒙编出来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即比奈西蒙量表。以此为标志,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便被炮制了出来:

智商,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

巧得很,那一年中国人的历法纪年是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了科举制度,从国家层面确认了传统文化是引进民主和科学的障碍,经学教育从此中断,《易经》开始被扫地出门,《易经》智慧当然也被视为了“落后”或“不合时宜”的同义词……

从此,东西方两大智慧门派的力量对比的差距越来越大,倾向于西方断章取义式的极端片面思维的群体越来越普遍,而认同东方综合权衡式的中庸整体思维的人越来越少。惊天大骗局“智力商数”便粉墨登场了。

现在让我们来拆穿它。

首先,以彼之矛来攻彼之盾。

“智力商数”具备合理性的逻辑基础是:智商必须得是像血型一样具有稳定属性,因为如果智商能够被人为改变,那智商测试就变得毫无意义。而西方科学体系中的脑科学认为,人脑的绝大部分潜能处于沉睡状态,人类真正能够使用的大脑功能仅占10%左右,如果这是事实,则“智商”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当90%的有生力量被用作战略预备队的时候,而且这部分强大力量随时随地可能投入战斗,这样的形势下劳神费力去统计那区区10%,还有意义吗?

令人遗憾的是,西方智慧认为专业的人只应该干专业的事。

研究脑科学的人认为:由心理学家和医生搞出来的“智商”之说和自己专业不对口,完全无意参与讨论;而西方哲学家则可能认为“智商”仅仅是一个具体学科的概念,与哲学家应该关心的逻辑推理相距甚远,也不屑与之争论。

于是“智商”之说顺利避开了西方智慧的审视和监督。

其次,我们摆摆事实讲讲道理。

我们先来说说万能科学家钱伟长的故事。钱伟长在中学时属于“偏科生”,在数理化方面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0分。1931年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特招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九一八事变”时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若是所谓的“智商测试”有道理,那钱伟长在“九一八事变”之前的“智商”该怎么说?后来成功转到物理系后的“智商”又该怎么说?

我们再来说说晚清名臣曾国藩,网上盛传这样一个故事:曾国藩小时候读书很勤奋,一天有个小偷去他家偷东西,躲在房梁上,想着等曾国藩读完书睡觉后再行窃。谁知曾国藩诵读一篇文章读了几个时辰,到半夜也未能背出来,小偷在房梁上实在听不下去了,于是跳下来,走到曾国藩面前,一字不差将那篇文章背出,然后扬长而去,让愣在一旁的曾国藩看得目瞪口呆。

若是所谓的“智商测试”有道理,曾国藩的智商到底是高还是低?是否能比得过那个小偷?要是所谓的“智商测试”有道理,为什么那个“智商”高过曾国藩的梁上君子后来没有什么作为?

关于聪明与愚笨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古圣先贤早有研究。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勤能补拙”……各种各样的道理不胜枚举,在此我们就不一一展开来说了。

这些事实和道理充分说明,“拙”与“巧”,或者说“智商”(假如真的可以有的话)的高与低都绝非一成不变的,彼此之间是可以相互含藏的。

由此可见,“智商测量”毫无意义,那所谓的“智商”之说难道还不是惊天大骗局吗?

最后,我们用《易经》智慧来分析一下。

《易经》乃“变”经,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这与西方智慧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一致。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智商”,所谓“智商”,“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从一开始的逻辑关系就建立在人的智力水平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固化不变的基础之上,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之下,不断修修改改,时不时改头换面。

然而,骗局终归是骗局,哪怕已经横行一个多世纪,哪怕已经变得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但终将难逃被揭穿的命运。
锦旗崭新,擅长全脑开发的人去了哪里?

#集体学习易经#

(点赞鼓励一下呗!搞创作的都渴望激励和喝彩)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9127562088970232

作者:盛京愚公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