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中众多大臣都主张放弃台湾时康熙皇帝为什么坚持要统一台湾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曾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明明郑成功已收复了台湾,为什么康熙还要再收复一次。我告诉他说康熙从来都没收复过台湾。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不妨先回顾梳理一下台湾的历史。什么是台湾?什么是台湾人?在这里需要先解释一下三个既相关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台湾岛、台湾省、台湾地区。所谓台湾岛是指面积约为3.5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一大岛,而台湾省是由台湾岛、澎湖列岛以及周围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

台湾地区是指目前台湾当局实际控制下的地区:金门、马祖在行政区划上隶属福建省,东沙群岛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广东省,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导致这些地区实际处于台湾当局控制之下。截至2019年台湾地区的人口统计数据为2360万人。这其中98%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移民,另外2%则是在汉人移居台湾之前就已定居于此的原住民。台湾的汉族居民又分为本省人与外省人两大群体。事实上本省人和外省人均来自中国大陆,只是在移居台湾的时间上存在差异而已。

所谓台湾本省人是指从明末清初以来陆续迁入台湾的汉族居民。本省人族群内部又分为闽南人和客家人两大群体:闽南人自然是从福建南部地区迁入的,他们约占全台总人口的70%;客家人主要是从广东东部地区迁入,约占全台总人口的14%。当然闽南人群体内部又可以根据具体的祖籍地细分为漳州系、泉州系等不同群体。所谓台湾外省人是指1945年后从中国大陆各省随国民党政权迁移来台的人士,这些人的后代如今大约占全台总人口的14%。

距今大约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台湾是与大陆相连的。来自华北与华南的大量哺乳动物通过陆桥来到台湾,而史前时代的猎人们则追寻着猎物的足迹来到这里。在濒临太平洋的台东长滨乡八仙洞发现了台湾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这证明至少在三万年前人类就已到达台湾。公元230年孙权命卫温与诸葛直率甲士万人乘坐这样的大船浮海求夷洲(台湾),这是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中国大陆先民首次开拓台湾之举。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

隋炀帝时期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已开始有汉人定居澎湖。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并派兵戍守。元代又在此基础上设澎湖巡检司进行管辖。宋元时期澎湖列岛就已基本形成以汉族居民为主的人口格局,相比之下此时台湾本岛的开发仍是相当有限的。时光流转到15世纪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被联系为一个整体:在此之前的世界史其实是世界各地区各自的历史,在此之后人类真正进入到全球历史阶段。

然而当欧洲人开始迈向远方的星辰大海时中国明王朝却颁布了海禁政策,不过海禁并不能完全阻隔中国与海洋的联系。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等省自古以来就形成了靠海吃海的传统。即使在海禁政策颁布后东南沿海的商人们仍顶着压力出海贸易。当朝廷从海上退缩时中国商人却广泛参与到大航海时代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东南沿海的商人们通过与西班牙人的贸易把西属美洲近一半的白银源源不断运回国内,又通过与当时世界第二大产银区日本的贸易使日本白银大量输入中国。

到了明代后期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中国市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在东南沿海墨西哥鹰币、西班牙银币也成为通用货币,中国从货币领域开始与全球接轨,以致于当时的中国被西方人视为“白银帝国”。当时海商与海盗其实并没明确的界限:如果海禁政策严厉就会迫使正常贸易的商人转变为海盗;如果海禁政策松弛,那么海盗也可能转型为商人。对这些靠海吃饭的人而言一切都是为了生存,至于身份定位问题从来也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实上在当时明王朝的官方语境下是把这些海商称之为“盗”的。

从明朝万历年间晚期直到天启年间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商们一直呈现“群盗林立”的状态,但大都是些西方殖民者的附庸,很难独自成气候。直到颜思齐的出现才使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后期终于迎来一位中国英雄。1589年生于福建海澄县(今厦门海沧青礁村)的颜思齐体魄雄壮、精通武艺,从小就有“大哥范儿”,一日打抱不平打死了官员家的仆人。按明律当斩的颜思齐一路逃到了日本平户。日本当时正处于德川幕府执政的初期,作为通商口岸的平户商旅往来繁荣,福建老乡也是随处可见。

颜思齐在这里开起了裁缝铺。生性豪爽的颜思齐很快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经过一番打拼成为纵横海上的大商家。颜思齐声名鹊起之后二十八位华商义结金兰奉他为老大,而这其中就有日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这些华商因不满日本势力对华商的诸多压迫而计划攻占平户港。不料起事前众人为一位兄弟庆生豪饮,其中一位醉酒后无意中泄露计划,引来幕府官兵围剿。得到通报的颜思齐匆忙中和众兄弟逃往海上。死里逃生的颜思齐眼前除了前往台湾别无他途。

1624年颜思齐率船队在(今台湾北港)靠岸。台湾岛地肥水美、大片荒野等待开垦。颜思齐决意在此干一番事业:他率领大家伐木辟土,构筑寮寨,同时对岛上的原住民加以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大局初定后颜思齐派下属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到台超三千人。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垦荒需要资金投入,于是颜思齐挑选了一批有航海经验的漳、泉人士以原有的13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

与此同时颜思齐还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1625年台湾粮食大丰收,兴奋的颜思齐拉着弟兄们进入诸罗山中打猎。归来后的颜思齐一病不起,数日后病逝,时年37岁。颜思齐的一生仿佛一颗流星,然而他的壮举开启了台湾一个新的时代。从那时起大规模的移民高潮到来:每年都有大批百姓跨越海峡进入台湾岛,在岛上屯垦耕种、繁衍生息。由此可见台湾是由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开拓、最早经略的。

然而台湾与大陆之间隔着茫茫的台湾海峡。在航海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台湾的开发程度是相当低的。直到1624年颜思齐船队抵达台湾之前这个岛上只分散居住着一些原住民部落,中原地区的文字、货币、衣冠服饰、制度文明几乎都没对台湾产生什么影响。台湾这种孤悬海外的地理格局导致中原王朝对台湾的管辖在当时往往是鞭长莫及,然而这个孤悬海外的岛屿又是一个资源丰富、战略位置显要的宝岛。这样一个有待开发的宝岛自然引起了当时正向东亚扩张的欧洲殖民者的关注。

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部队在台湾登陆后就不断在岛上扩张渗透,同一时期西班牙人也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1642年荷兰人在将岛上的西班牙人赶走后完全独占了台湾。1652年9月台湾爆发了反抗荷兰殖民统治的郭怀一起义。参与这场起义的有4000~5000名汉人(约占当时台湾汉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尽管起义军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大部分都只以镰刀为武器,最终这场历时12天的起义被用火枪武装起来的荷兰人镇压下去。

9年后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人遭遇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劲敌:1661年春郑成功率领二万五千余官兵乘300余艘各类船艇渡海一举收复了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长达38年的台湾。收复台湾仅仅4个月后郑成功就病逝了。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郑经、孙子郑克塽统治台湾达21年。这一时期奉明朝旗号的台湾郑氏政权与大陆的清王朝形成了隔海对峙的状态。就在郑成功病逝这年大陆的清王朝也刚经历了一次权力更迭:年仅23岁的顺治皇帝神奇离世后8岁的三皇子玄烨成为了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

玄烨自登基之日起就把解决台湾问题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朝中大臣却并非全都和皇帝是一样的想法。当时朝中关于对台湾用武的未必如存在不必取、不敢打、不敢用三种反对态度。所谓“不必取”就是认为朝廷不值得为台湾弹丸之地大动干戈。台湾问题是今天是一个事关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刚性原则问题,然而古代国家的领土变迁可没我们今天这么刚性:要知道如今的蒙古国、海参崴、越南北部、缅甸北部以及中亚部分地区在历史上都曾一度是中国领土。

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这时的清王朝实际上正处于转型期:满族统治集团上层一些目光远大的开明人士已试图缔造一个涵盖汉、满、蒙、回、藏多民族的大一统帝国,然而与此同时统治阶级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以征服者自居的。在这些以征服者自居的人认为中原的土地本就是满洲八旗打下来的。如今昔日明朝大部分疆域尽归清廷,剩下台湾弹丸之地实在不值得劳神费力。事实上在当时的朝廷中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还并不在少数。

大陆的清王朝在当时尽管弓马娴熟,然而海战却并不是清军所擅长的。早在康熙亲政之前鳌拜就曾明确表示:“台湾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完全”。在康熙三年、康熙四年三次进攻澎湖的军事行动失利后这种心理阴影进一步加大。当康熙下诏剿抚并用时收到诏令的许多前线将领纷纷表示反对。当时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表示:“台湾难攻,且不必攻”,宁海将军喇哈达也表示“断不可取”。这些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不敢打。

事实上康熙自己也考虑到了清军不擅海战的短板,所以他决定启用由郑氏集团归附过来的施琅。有“海霹雳”之称的施琅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海战人才,然而满朝文武普遍认为不能任用施琅——说白了他们是对这个从郑氏集团归附过来的降将从骨子里就信不过。尽管存在如此之多的反对意见,然而康熙皇帝却始终不改统一台湾的决心。康熙在台湾问题上的执着坚持是有原因的: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的台湾郑家在清廷眼中就是不折不扣的南明余孽。

清军入关后大陆各地的反清武装已逐渐被一一剿灭,唯独隔海相望的台湾仍打着明朝的旗号。台湾的郑氏集团不仅是武装割据的政权,而且已然成为全天下反清复明人士的希望。在金庸的《鹿鼎记》中那位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实际上就是以郑成功的谋臣陈永华为原型的。郑成功作为南明永历皇帝册封的延平王、国姓爷在明朝遗民中具有崇高的威望。事实上当时很多民间的反清秘密结社组织都奉台湾郑氏的号令。消灭台湾郑氏集团对康熙而言是荡平反清复明势力、维系江山稳定的政治需要。

严格意义上只要打着明朝旗号的台湾郑氏集团一天没被消灭,那么至少在名义上理论上明朝就还没有灭亡。这就涉及到一个政治正统性的问题:按说清朝入关取代明朝后就自动继承了明朝作为正统王朝的地位,然而这时明朝作为一个曾统治过中原地区的正统王朝却并没真正灭亡——明朝丢掉了在大陆的江山,然而在台湾还有一隅之地。那么这时明与清究竟谁才是正统呢?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古人对这种政治合法性正统性是相当看重的。

如果清朝只是想像元朝一样作为征服者在中原待上几十年就回老家捕鱼射猎,那么这种政治合法性正统性对清政府就没什么重要性。如果清王朝要想成为一个涵盖汉、满、蒙、回、藏多民族的长治久安的大一统帝国就必须重视这种政治合法性正统性。那些以征服者自居的八旗贵族们并没这么长远的目光:他们是抱着一种抢劫的心态到中原来的。他们就是想要尽可能多地在中原汉地攫取利益,一旦将来呆不下去了就退回关外老家过日子。

既然他们连对中原地区的态度都是如此,那么隔着海峡的台湾似乎就更不必取了。然而康熙的理念和他们不同:康熙是要打算长久经略中原的,而不是捞一笔就跑路的。要想维系王朝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获得名分上的正统性地位、就必须荡平一切可能对统治构成威胁的反清复明组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消灭台湾的郑氏集团,所以台湾的统一对康熙是一道没有其它选项的单选题。剩下的只是统一方式的问题:是以武力消灭台湾郑氏集团呢?还是以和平的方式争取对方主动归顺呢?

实际上在“三藩之乱”发生以前康熙曾长期坚持“和平统一”的政策。清政府曾多次与台湾郑氏集团展开和谈。在这一过程中郑经已表示可以臣属于大清,但他提出台湾要仿照朝鲜、安南的例子作为清朝的藩属国。康熙对此的回复是:“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而郑经乃中国之人”。由此可见康熙从一开始对统一台湾的问题就表现得相当坚决,但在统一方式上基本上仍倾向于采用相对缓和的和平统一方式。

1673年大陆爆发了三藩之乱: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拘捕了按察使以下不顺从的官员,随后以兴明讨虏大将军的名义起兵反清。吴三桂起兵后致书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旧将吏,同时也曾联络台湾郑经共同起兵。“三藩之乱”期间台湾郑氏集团曾与在福建起兵造反的耿精忠兵合一处、将打一方,从而在海上给清朝的东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可以任意攻击大陆漫长海岸线上的任意一点。

如果台湾一旦被外国占领或成为一个独立的割据政权,那么中国的东南海疆将彻底不得安生。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这几个省份是清王朝的钱粮税赋重地。“三藩之乱”期间台湾郑氏集团的起兵响应对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一度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财政安全,所以三藩之乱以后康熙下决心要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在此之前康熙尽管一直在争取和平统一台湾,但他也始终没放弃过以武力作为后盾——康熙的对台方略事实上始终是剿抚并用。

在三藩之乱以前康熙对台湾郑氏集团更多是以政治安抚为主,但同时他也丝毫没放松对沿海防务体系的建设。三藩之乱以后康熙开始更倾向于“因剿寓抚”:以军事压力为后盾迫使台湾当局接纳自己提出的条件。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表明:两个政权对峙的状态下如果一方没有强大的军事压力,那么对方是不可能轻易主动投诚的。以战促和、以打促谈不失为一种现实的解决手段。康熙二十年(1681年)3月17日40岁的郑经在台湾承天府去世。

郑经死后重臣冯锡范发动政变刺杀了监国郑克臧,随后立郑经次子郑克塽为延平郡王。台湾的内乱为康熙统一台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向澎湖、台湾进发。施琅指挥的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从而迫使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就在郑氏投降、清廷欢庆胜利之时朝廷内部又出现了放弃台湾的荒谬言论。

很多大臣认为攻打台湾就是为了剿灭南明余孽、显示大清国威。既然这个目的已然达到,那么就没必要在那个不毛之地浪费时间精力了。孤悬海外的台湾开发价值不大。如果派兵驻守台湾至少要数万人,因此会造成极大的财政负,而且长期驻守外岛的士兵也可能再次割据,一旦外敌来袭则难以救援。平台功臣施琅针对当时朝中这些错误认识向康熙皇帝呈递了《恭陈台湾弃留疏》。施琅在这份奏疏中对台湾的形势以及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当时西方殖民者已开始活跃于大海,荷兰人更是曾经盘踞台湾。台湾“北连吴会,南接粤峧”是祖国东南的屏障,直接关乎东南的安危,一旦台湾为外敌所侵将后果严重。。台湾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盛产硫磺、水藤、糖蔗等物资。台湾的地理位置十分利于进行海外贸易,经济前景、战略地位都不容忽视,因此施琅指出:“台湾实肥沃之区、险阻之城”。如果在台湾屯田就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从而大大减少朝廷的财政压力。朝廷在台湾驻军应当施行3年1换的换防制度:既可以留足部队,也不必担心再起割据。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台湾府治设在如今的台南,下辖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左营)、诸罗县(今嘉义)。现在让我们回到全文最开头:我为什么说康熙从来都没收复过台湾呢?请注意我在全文中只提到康熙统一台湾、施琅平定台湾,我可从来没说过康熙、施琅收复台湾。言收复者必取之于外国,一国之内只能言统一。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回台湾可以称之为收复,然而康熙平定台湾郑氏集团则不能称之为收复。

台湾的郑氏集团并不是外国殖民者,而是中国内部的地方割据政权。康熙平台在本质上和曹魏灭蜀汉、西晋灭东吴、隋朝平南陈、北宋灭南唐一样是国家统一战争,但并不是从外国殖民者手中收复失地。既然我们的历史书上不把曹魏灭蜀汉、西晋灭东吴、隋朝平南陈、北宋灭南唐这些历史事件称之为收复,那么康熙平台自然也不能称之为是收复台湾——只能说是统一台湾或平定台湾。那么康熙平台这件事到底能给今天的我们以什么其实呢?

康熙平台有效避免了台湾的进一步割据,也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同时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有效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尽管当时朝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大臣主张放弃台湾,然而康熙皇帝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从未动摇过。当年的康熙皇帝不可能放弃台湾,今天的中国人民更不可能放弃台湾。两岸的统一是不容置疑的原则性问题,摆在海峡两岸面前的唯一问题仅仅只是统一方式的问题。

统一的方式无非不过就是和平统一与武力统一。当年的康熙皇帝在台湾问题上坚持的是以和平统一为主的同时不放弃武力后盾的策略。事实上我们现在应对台湾问题所秉承的仍是同样的策略:和平统一当然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福祉——打仗是要死人的、是要破坏经济的,所以应当尽最大可能争取和平统一的希望。然而放弃以武力作为后盾则是幼稚的。如果当所有为和平统一而进行的努力尝试都失败之后武力统一也就成为了一种最后的手段。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674875959240046

作者:百家号鸿鹄高飞翔九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