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寺和庙到底有什么区别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有些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在古汉语中和现代汉语中所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不同的。在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一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在古汉语中妻是妻、子是子,如果连在一起说“妻子”指的是妻和子(妻子和子女);我们今天所说的“妻子”这个词就是指的老婆,而不是同时指代老婆和孩子。“妻”和“子”在古汉语中本来是两个概念,现在却被用在一起组成了“妻子”这个词汇。

像这种两个概念被混用组成词汇的例子当然不只是“妻子”这一个词。“名字”这个词在古汉语中其实是由“名”和“字”组成的:像我们所熟悉的三国人物中曹操名操、字孟德;关羽名羽、字云长;刘备名备、字玄德;诸葛亮名亮、字孔明......所以古汉语中的“名字”一词其实是“名”和“字”的合称,正如“妻子”是“妻”和“子”的合称。如今“名”和“字”这两个

与“妻子”、“名字”类似的词还有“寺庙”。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用语中“寺”和“庙”基本上是混为一谈的。不过追本溯源探究“寺”和“庙”在古汉语中最初的含义其实是有区别的:寺是寺、庙是庙就正如妻是妻、子是子、名是名、字是字。如今“寺”和“庙”由于被长期混用已时人逐渐淡忘了它们之间的区别:现在有些人把初一、十五到附近寺院烧香拜佛说成是到庙里上香其实严格意义上就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还有那首耳熟能详的儿歌:“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这个说法其实也是错误的:和尚并不是住在庙中,而是居住在寺里。《说文解字》中对寺的解释是:“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在古汉语中最初的含义是指官员办公的地方:一些古装剧中出现的大理寺、鸿胪寺就是古代的政府机构。负责审理案件的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负责接待外宾的鸿胪寺相当于现在的

汉明帝时期古印度佛教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天竺僧人用白马驼来42章经书,汉明帝为安置远道而来的天竺僧侣在帝都洛阳修建了白马寺,此后“寺”也开始被用来指代佛教僧侣修行生活的场所。从此“寺”在汉语中开始有了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官署名称;另一层是指佛教僧侣修行生活的场所。到了唐代“寺”的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演化——在唐代以前“寺”在两层含义中还是更主要被用来指官署名称。

尽管自东汉以来佛教就已传入中国,然而当时佛教在中国尚未普及开来。经历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演变之后中国大地上的佛寺越来越多:唐代的长安城中大慈恩寺、兴善寺、兴教寺、荐福寺等多座寺院,东都洛阳附近也有少林寺、安国寺等寺院。在唐代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下各种外来宗教也相继传入中国:除了佛教之外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摩尼教(明教)等教派也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中国人把这些宗教举行礼拜仪式的场所都称为寺:佛教的场所称为佛寺,伊斯兰教的称为清真寺,摩尼教的称为摩尼寺,景教的称为十字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原来指代官署名称的“寺”开始更多被用来指称宗教场所。后来明教、景教在中国逐渐销声匿迹。到了近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宗教场所在汉语中被翻译为“教堂”,而不再使用传统的“寺”这一

如今佛教、伊斯兰教的“寺”与道教的“宫”、“观”以及基督教、天主教的“堂”都是宗教活动场所。“寺”在古汉语中最早是指官署名称,现在更多则是指宗教活动场所。很多人搞不清“寺”和“庙”的区别就是因为现在的“寺”和“庙”都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其实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寺”和“庙”所祭拜的对象是不同的。庙一开始是指帝王、贵族祀奉先祖神位的宫室。这时的庙又叫宗庙,是用来拜祭祖先的。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使庙里供奉的对象逐渐增加:有供奉圣人的孔庙、孟庙;有供奉武将的关帝庙、岳飞庙;供奉神明的土地庙、城隍庙。最早的家庙、宗庙供奉的是自家祖先,后来被供奉在庙里的孔子、孟子、关羽、岳飞也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再要不然就是供奉的山神、土地、城隍等原始自然崇拜中的神仙。当然像关羽也被后世奉为战神、财神,但在本质上仍是由真实存在的人物被神格化。

庙和寺虽说都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然而两者所祭拜的对象却有所不同:庙里供奉的对象多是将历史人物或山川河流等自然事物神格化,所以比起寺里的宗教祭祀活动并没一套明确的教义体系。在古代寺和庙有着明确的区分,到了近代一些乡下僧人往往也入住村中的庙宇,于是乡民在祭祀祖先、鬼神的同时也拜佛,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寺和庙被混用的现象。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295179391917170

作者:百家号鸿鹄高飞翔九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