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为什么不和德国夹击苏联,反而要去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温馨提示:很多手机浏览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语音播报本网页。方法打开本网页之后,点击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钮,里面有一个"语音播报"按钮,点击即可收听。

1936年11月25日纳粹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在这项协定的秘密附件中规定:如果缔约国一方与苏联发生冲突时缔约国的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措施。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分别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仅仅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苏联红军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

在开战后的18天之内德军就突进苏联境内600公里。开战后一个月左右苏联已损失数千架飞机、两万多辆坦克,同时有三百多万苏联军人被俘,有一百多个师被德军打残或歼灭!德军深入苏联境内达1000多公里,在被德军占领的领土上生活着当时苏联40%的人口。苏联还损失了全国63%煤、58%钢的生产能力和41%的铁路线,60%的铝产地和80%的铜锰产地被德军占领。到1941年9月30日德军已集中起74个半师约193万人在1700辆坦克、11000门火炮支援下发起针对苏联首都莫斯科的会战。

当时德军的先头部队甚至已能望到克里姆林宫的塔尖,然而也就是在这时德军的劣势开始日益突出地表现出来。当德军越过斯摩棱斯克-基辅一线后尽管此时的苏军在德军面前一触即溃,不过德军已然因为战线过长而出现后勤乏力的现象:步兵和辅助单位开始因补给不继、交通状况不良而导致非战斗性减员日益增长。装甲部队一开始还能自行向东突破,然而不久之后也需要停下来休整维修。当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瑟瑟发抖之际希特勒一再催促作为盟友的日本履行对苏作战的义务。

然而日本却在此前的1941年4月13日同苏联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1941年12月5日莫斯科保卫战转入苏军反攻阶段,而日本却在两天后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偷袭。日本并没在苏德战争的关键时刻与德国夹击苏联,反而是把另一个大国拉入到了战争中。其实日本国内在对外扩张问题上从一开始就存在分歧:一些人主张在维持与美、苏等国的和平状态下对中国进行渗透蚕食;另一些人则主张在独占中国的基础上进一步占领西伯利亚、东南亚等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一开始打算以东北为基地对中国慢慢进行渗透扩张,然而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曾一度狂妄地幻想在三个月内就能基本拿下中国,然而真打起来之后中国人民的抵抗远远超过日本之前的估计。日本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相对有限的国家在人力、军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均难以支持长期持久的战争。有着广阔战略纵深的中国完全能通过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把侵华日军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中国尚处于内战状态中: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地方军阀派系之间的战争极大消耗着自身实力。日本正是趁着这样混乱的时机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由国、共两党团结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量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然形成。当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受到了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顽强抵抗,与此同时日本在中国的军事行动也引发了与美、英、苏等国的冲突。

这时各国都已看出日本的野心就是在独占整个中国的基础上进而向西伯利亚、东南亚、太平洋等地扩张。这对各国的在华利益以及在东南亚、太平洋等地的殖民地、贸易航线安全都构成了挑战。尽管美、英、苏等国这时尚未正式介入战争,但实际上已在暗中为中国抗战提供支持。1937年11月正在与日寇苦斗血战的中国军民迎来了第一支援助中国抗战的外国志愿队——苏联援华航空队。此后直到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这支队伍在中国的天空与日军战斗了4年,配合中国军民将制空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事实上日本与苏联的矛盾可谓由来已久:在苏联成立之前日本同沙俄就存在地缘政治上的深刻矛盾并为此爆发了日俄战争,此后日本始终视沙俄及后来的苏联为自己在远东地区一个强有力的假想敌。苏俄内战时期日本曾出兵干涉并试图侵占西伯利亚地区。正因为日本和苏联之间其实一直存在矛盾,所以才选择与德国缔结针对苏联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苏联方面除了派出援华航空队支援中国抗战以外还分别于1938年和1939年在张鼓峰、诺门罕两度与日军直接交锋。

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日军阵亡失踪8440人、受伤8766人 ,日军的参战克几乎全军覆没。在战斗中日军的重炮群在苏联大口径火炮的压制下毫无还手之力,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后日军被苏蒙联军赶出了蒙古方面主张的国境线。在诺门罕战役开打之前日军方面是相当自信的:日本的后勤补给从海拉尔到诺门罕只有180公里,而苏联最近的铁路距离诺门罕也有750公里。此时刚经历过大清洗的苏军正处于指挥系统较为混乱的时期。况且这时希特勒也已在欧洲磨刀霍霍。

尽管此时距离苏德战争的爆发还有两年时间,可苏联的国防重点已向欧洲方向倾斜,因此日本方面认为苏联根本不具备应对远东地区战事的能力。然而日军却没留意到苏军的优势所在:日本方面对苏军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日俄战争时期的沙俄军队的水平上,他们完全忽视了苏联在经历两个五年计划后已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客观事实。当时工业生产能力最强的是美国,德国可以排到第二,第三就是苏联,后面就是英国和法国,日本只能排在这些国家的后面。

日本的工业水平决定了日本陆军实际上只是一支半机械化部队。由于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较差,所以日本的半机械化部队还能在中国战场发挥一定作用,然而如果要把日本陆军放到同一时期的欧洲战场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了。在诺门罕战役中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的苏军在战役爆发后集中了第36摩步师、第82步兵师、机械化步兵第5旅、装甲第7,8,9旅、坦克第6,7旅,空降第212旅、外蒙骑兵第6,8师以及空军一部,此后还不断有苏联部队、武器、给养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来。

苏联在运力上的优势完全压倒了主要通过畜力进行后勤补给的日军,从而得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自己补给线过长的缺陷。被日本方面邀请前来观战的德国军官就认定日军的水平还处于一战时期。一战时期欧洲国家基本上就已全面进入机械化战争时代,骑兵不仅在第一线的战斗中乃至在后勤补给方面也被日渐淘汰。当然同样是在1939年欧洲的波兰曾用自己的骑兵对抗德国的坦克,不过这件事在欧洲被视为笑谈,由此可见欧洲绝大部分国家无论战斗或是后勤运输都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不再依赖畜力。

相比之下日军中仍大规模保留着骑兵建制,同时日军的战术思维也停留在以步骑兵作战为主而炮兵、坦克为辅的状态。在这种战术思维指导下日军让坦克用于正面攻坚作战,而让行动迟缓的步兵进行侧翼迂回。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装甲薄弱的日军坦克在苏军阵地的重火力打击被压制,而用于侧翼迂回的步兵部队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快速穿插至苏军后方。日本陆军的战术基本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拼刺刀的肉搏战为主的层面。单纯片面强调士兵战斗意志的万岁冲锋在苏军的绝对火力优势下难以发挥作用。

苏军的绝对火力压制使日军见识到了现代工业化状态下战争的威力。此战证明苏联红军的实力对日本陆军来说仍是相当强大的。在一定程度上诺门罕战役使日军对苏军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但要说仅仅凭借这一战就使日军彻底惧怕苏联恐怕未必:要知道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中阵亡失踪9703人、受伤15251人 ,其实苏军方面也是惨胜——甚至苏军的损失还大于日军。等到1941年10月的苏军主力几乎都集中在欧洲战场应对纳粹德军,驻守远东的苏联军事力量被大量抽调。

按说此时正是日军入侵苏联的最佳时机。那么日军为什么按兵不动呢?尽管苏联远东军事力量大量抽调增援欧洲战场,可这并不等于是说苏联的远东地区成为了不设防的地区——事实上苏联在远东的装甲力量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武装力量,而海参崴军港的存在则犹如悬在日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此之前日军已不止一次领教过苏联远东部队的战斗力:一战后日军出兵西伯利亚干涉苏俄革命时尽管没遭遇苏俄军队多大抵抗,却在西伯利亚恶劣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出现大量非战斗性减员。

在张鼓峰和诺门罕两次战役中日军又被苏联远东部队狠狠教训。如果日军选择出兵配合德国夹击苏联,那么仅仅只是要跨越广袤的西伯利亚对日军而言就不是一个能轻易完成的任务。日本参谋部曾分析认为:如果远东的苏联军队减少一半的话,那么日本才能对苏联发起强行攻击,就算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保证日本就一定能够取胜。不过这只是日本放弃入侵苏联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日本之所以放弃入侵苏联也和这时中日战争正呈胶着状态有关。

至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中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这时的总体战争形势是日军的扩张已达极限,实际上已无力再进一步推进——毕竟日本国家太小,国内经济和战争资源已满负荷运转。尽管日军接连在淞沪、太原、武汉等会战中取胜,但自身也损失惨重,又要分兵驻守占领区,从而导致了兵力分散的问题,而在日军的后方一个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存在对日军的后勤补给线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当然这时的中国也暂时无力收复失地,所以双方只能进行相互对峙的持久作战。

根据战后统计: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至少20个师团。用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话说:“如果没有中国战场的牵制作用,日军完全可以北攻苏联,南下印度,西入中东”。用苏军元帅朱可夫的话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中国作为亚洲对日作战的主战场所起到的牵制作用使日本无力分兵入侵苏联。事实上苏联向中国派出援华志愿队的部分原因也正是看到了中国战场对牵制日军的重要意义。

可同样是有中国战场的牵制作用,日本为什么就敢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呢?由此可见日本也不是完全一点兵力也抽调不开嘛。能抽出兵力打美国的日本为什么抽不出兵力打苏联呢?问题在于日军内部一直存在着严重的陆海军不和现象。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其实一直存在相当强烈的生存竞争,事实上正是这种生存竞争使日本在近代走上了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那么在日本还不具备挑战大陆国家的实力的古代又是如何解决这一生存竞争问题呢?

答案就是内战——本就是弹丸之地的日本曾一度分裂出66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大名,诸侯混战中的胜出者往往没收战败方的封地用以恩赏自家武士,也就是说用战争的方式缓解自家面临的生存竞争问题。整个日本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漫长的战争过程中日本人逐渐形成了一种既团结又对立的民族性:他们可以迅速凝聚起来对外扩张,而当外部矛盾相对缓和时他们就会展开内斗,因为在这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每个人都要争夺自己生存所需的资源。

1872年日本颁布了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由此确立起普遍义务兵役制度并模仿西洋列强进行兵制改革。日本的近代化陆军和海军建设就由此揭开序幕。在此之前日本是没有一支统一的军队的。在古代日本当兵打仗是武士阶级的专利,农民、商人子弟是不能当兵的。武士其实并不是国家的正规军,而是分属于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据诸侯大名。在漫长的诸侯割据战争中由不同的诸侯大名统治的各藩之间积累了太多错综复杂的矛盾。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表面上看结束了诸侯大名割据的状态,以废藩置县的形式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然而实际上原来各藩的领主贵族们摇身一变成为明治新政府的华族,然而原来各藩之间积累的矛盾并未消失,因为他们依然需要争夺有限的资源。在日本建设近代化的陆海军过程中陆军主要出自长州藩,而海军主要出自萨摩藩。这两个藩仅仅只是在倒幕维新的过程中结成了暂时的同盟,而在此之前双方的关系相当糟糕。后来两藩携手颠覆了德川幕府,建立了明治新政府。

不过这一结盟是建立在有德川幕府这个共同的敌人之上的,当这一巨大的外部压力消失后萨长联盟也就走到了尽头。此后萨摩和长州两藩围绕在明治新政府内的权力分配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从而形成了日本近代史上独特的藩阀政治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分别出自长州和萨摩的陆军和海军的关系自然不会融洽。日本的近代军事体制是从西方国家学习来的,然而日本陆军和海军所学习效仿的对象却并不相同:日本陆军先是学法国,法国在普法战争中落败后日本陆军转而开始学习德国。

因此日本陆军继承了普鲁士陆军的铁血传统。日本海军则由始至终师从英国,因此继承了正宗英伦贵族范。陆军觉得海军是,海军觉得陆军是土鳖。双方的隔阂就这样越来越大。长州和萨摩的历史积怨、分布继承德国和英国的军事理念都增加了陆军之间的隔阂,同时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也存在现实利益上的竞争与分歧: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要想同时保持一支称雄世界的陆军和一支傲视全球的海军其实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在资源分配上向谁倾斜呢?

毫无疑问陆军和海军自然都希望自己成为优先发展的对象。日本陆军一直致力于打造平时25个师团、战时50个师团的建设目标,日本海军则始终心心念念着自己的“八八舰队”造船计划,然而有限的资源连一家独享都不够。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在资源分配上存在竞争关系,同时双方在对外扩张的路线上也是分歧重重:陆军主张北进同苏联争夺蒙古和西伯利亚,以确保他们所谓的“满蒙生命线”;海军则主张南进控制太平洋地区的石油、橡胶等资源。

当日本陆军在诺门坎战役中败于苏军之手时日本海军竟幸灾乐祸。被海军幸灾乐祸的陆军则针锋相对地讽刺海军迟迟不敢在南进路线上有所实际行动。诺门罕战役使日本充分了解了苏联陆军的战斗力,于是在日本国内出现了利用自己的海军优势执行南下策略的呼声。而这一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则进一步推动日本倒向南下:这时的美国作为新兴的世界大国已逐渐不再满足于作为西半球霸主的地位了,而是开始试图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自身的影响力。亚太地区正是美国扩张势力的重点地区之一。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及对东南亚的野心对美国试图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的企图构成了挑战。在这样的局面下美国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否则将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贸易制裁等打击手段,这对资源匮乏的日本而言意味着灭顶之灾,这时的日本实际上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顺从美国的意志从中国撤军;要么铤而走险对美开战。尽管当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和苏军鏖战时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然而已相当紧张的日美关系使日本高层已越来越倾向于执行南下策略。

这时的日本实际上面临的是一种两难局面:如果按美、英等国所说的那样从中国撤军就意味着日本必须放弃已到手的诸多利益;如果日本方面拒绝美、英等国的要求就必须面对美、英等国的制裁。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小国如果被美、英等国制裁,那么其原本就并不强的战争潜力将遭到进一步削弱。这对已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的日本而言显然是不能承受的。况且日本并不确定美、英等国在采取制裁行动后是否会进一步加大对日本的打击力度呢?

如果美国主动进攻日本,那么以日本的国力是完全无法与之对抗的。在此之前日本已在与中国的甲午战争中、与俄国的日俄战争中、与德国的日德战争中屡屡“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时的日本已彻底成为一个军国主义国家:早就失去理智的日本已然成为战争狂魔。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德战争中日军都没必胜的把握,然而一次次豪赌的胜利使日本的实力和野心都极度膨胀起来。一次次战胜之后日本统治者开始宣扬日本是神国的理念。

这本来是用来鼓舞士气、打击对手自信的宣传口号,可这种口号喊多了之后连自己也多少相信了。事实上二战中日本军官曾不止一次向士兵灌输这样一种思想:日本人是天照大神的子孙,而西方人是猴子的后代,那么神的子孙战胜猴子的后代不是理所当然之事吗?就是这种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却被当时处于军国主义狂热之中的日本人深信不疑。当然日本之所以敢于偷袭珍珠港也不完全只是盲目自大——事实上日本方面也是分析权衡过双方实力对比的。

二战爆发前的美国还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一个超级大国:那时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就已跃升世界第一,但美国的直接军力还并没完全超越英、法等老牌列强。美国军事实力的全面膨胀就是在二战中随着对德、日的战争而全面开动战争机器的结果。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前日本海军已拥有包括十艘航母在内的上百艘先进舰艇(总吨位高达119万吨)。这已相当于美国海军70%以上的实力,同时凭借地利上的优势得以掌握西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

与其按美国所说的那样放弃之前侵略所得的全部利益在日本看来倒不如索性对美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在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中日本以损失约200人、32架飞机、1艘潜艇、5艘超小型潜艇的代价造成美国太平洋舰队2000多人阵亡、 1000多人负伤、11艘战舰被击沉、3艘战舰受损、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受损的惨重损失。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军在此后的六个月中无法发挥应有的战斗力,日军因此得以从容不迫地横扫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

此后日本开始利用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等资源与美国抗衡。然而美国的战争潜力在进入战争状态后就迅速释放出来了。美国的领土面积是日本的二十多倍,人口也比日本多出一倍有余。就在珍珠港事件后的1942年日本的煤炭年产量是5480万吨,而美国则达到了58000万吨。日本的铁年产量440万吨,而美国的铁年产量则是5500万吨。当年日本飞机年产量11800架、美国64426架。到了1944年美国的军火产量已是德国的2.5倍、日本的6.7倍。

从1941年到1945年不足五年的时间内美国生产了近7000艘舰艇。这其中包括高达150艘的航母、十艘战列舰、近500艘护卫舰和349艘驱逐舰。相比之下日本只生产了17艘航母、两艘战列舰、61艘驱逐舰和九艘巡洋舰。空军方面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生产了30多万架飞机(仅重型轰炸机就超过3万多架)。在拼资源消耗的长期战争下日本海军的实力最终被美国耗尽,与此同时日军还有相当一部分兵力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从这时起战争已注定要日本不利的方向发展了。


转载原文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486624876221963

作者:百家号鸿鹄高飞翔九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立场